在新聞上看到齊太磊的照片時,康瑞(化名)感覺似曾相識。他很快確認,這是他在武漢大學的本科同學。
如今,齊太磊作為犯罪嫌疑人站在法庭上,面臨一級謀殺和在教育場所持有槍支的指控。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當?shù)貢r間 8 月 28 日下午 1 時許,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發(fā)生一起槍擊事件。該校的博士生齊太磊槍殺了導師嚴資杰。
警方暫未公布嫌疑人的作案動機。8 月 29 日下午,齊太磊短暫出庭,沒有提出抗辯。
這起槍擊案震驚了學術界,也向寧靜的校園投下了不安。太多的疑問有待解開,而對于親友來說,那個法庭上的 " 嫌疑人 " 既熟悉又有些陌生。
校園槍聲
8 月 28 日,是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開學的第二周周一。該校公共衛(wèi)生學院的博士生鄧小冉(化名)向記者回憶,那天天氣陰沉,但校園還是熱鬧的氣氛,大廳擺放著迎新的茶點零食——每年開學都有很多社交活動。
當?shù)貢r間下午 1 點 03 分,鄧小冉突然收到學校發(fā)來的短信警報," 有武裝危險人員在學校周邊 ",提醒同學躲進室內,避開窗戶。當時,她正在實驗室里做儀器校準實驗。實驗室在地下,她沒有聽到槍聲。
鄧小冉后來得知,事發(fā)地是在考迪爾實驗室 ( Caudill Labs ) ,距離她所在的實驗室步行大約五分鐘,周邊有圖書館,餐廳,商店和咖啡廳等。
接到短信警報后,鄧小冉和幾位同學關掉了實驗室的燈,把門反鎖。以防萬一,他們還把滅火器、濃硫酸和甲醛等物品拿在手里防衛(wèi)。
但不是每個人身邊都有防身物品。就讀該校英文系創(chuàng)意寫作專業(yè)的沈月臺(化名)在文章中回憶,當時她正在上音樂課,那是一間隔音房,擠了二十幾個人。
她記得,課堂的信息量很大," 聽課感覺被拖拽著走過一條很崎嶇的山路,或者坐綠皮火車沉重地從鐵軌上緩緩軋過 "。
下午 1 點左右,隔音房外遠遠地傳來了警笛聲,接著他們收到學校發(fā)來的警報。沈月臺清晰記得:音樂教授 " 輕聲平靜地指示所有人向講臺靠攏,遠離窗戶,自己則從容不迫地去鎖上了門,拉上窗簾,關上燈……同學們有條不紊地向講臺后撤,趴下、坐下,靠著墻或者彼此。"
黑暗中,只聽見衣物刮擦聲或碰撞聲,沒有人說話。這時,沈月臺收到教授在群里發(fā)送的信息:" 現(xiàn)在是時候給你們愛的人發(fā)消息確認安全、互相提醒了,不要太擔心,等候警方通知。"
沈月臺不知道教授此時在教室的什么位置。她在文章里寫道," 我發(fā)現(xiàn)我這一生中第一次處于一個如此需要運氣的時刻,與人為的意外如此靠近,與可能的死亡并肩,或者說關于死亡的想象從未如此鮮活。"
在緊張的氛圍中,下午 2 點 25 分,鄧小冉再次收到學校發(fā)來的警報:學生們繼續(xù)待在有遮掩物的地方,所有課程和活動暫時停止。
而在沈月臺的課堂上,靜待了一個多小時的同學已經(jīng)有些按捺不住,他們陸續(xù)掏出了電腦或閱讀材料。教授提醒他們戴上耳機,盡量保持安靜。
在槍擊事件發(fā)生大概 3 小時后,警方證實,嫌疑人在校園以北約兩英里的威廉姆斯圓環(huán) ( Williams Circle ) 被捕。
沈月臺記得,教室里 " 有人打開了燈,所有人呼啦一下散開。天亮了。"
次日下午,當?shù)嘏e行的新聞發(fā)布會公布了這起案件的部分信息。北卡羅來納大學警察局長布萊恩 · 詹姆斯(Brain James)稱,槍擊發(fā)生在 8 月 28 日下午 1 點左右,嫌疑人持武器開車前往校園,進入考迪爾實驗室,直接走向受害者,開槍射擊,然后立即離開大樓,步行離開校園。
犯罪嫌疑人叫齊太磊 ( Tailei Qi ) 。
齊太磊
齊太磊曾是河南封丘縣小有名氣的高考生。2010 年,20 歲的他和弟弟以相同的分數(shù)分別被武漢大學和西安交大錄取,登上了省內的報紙。
當年的報道形容,兄弟倆都是 1.78 米左右的個頭,戴著眼鏡,露出憨厚而靦腆的表情。他們的家境有些窘迫,兄弟倆的臥室里一個簡易電扇掛在木棍上,父母身體都不好,家里的 6 畝地,是唯一的經(jīng)濟來源。為著兄弟倆的大學學費,父母很是犯愁。
新聞照片里,齊太磊和弟弟舉著錄取通知書,開心地笑著。
多年后,村民對齊太磊的印象仍然是 " 村里的驕傲 "。鄰居齊安友(化名)對記者說,齊太磊性子靜,愛學習,村里很多父母都以齊家兄弟為榜樣,教育自己的孩子。但高中畢業(yè)后,齊太磊去了外地上學,很少回家,齊安友也很少見到他了。
2010 年到 2015 年,齊太磊在武漢大學物理系就讀,他在大三時輔修了工商管理作為第二學位??等鸹貞?,齊太磊原本是他高一年級的學長,但中途不知為何休學了一年,所以跟他們一起上的專業(yè)課。
在康瑞的印象中,齊太磊有些沉默卻 " 辨識度很高 ",他常戴著一頂帽子,坐在教室后面,和班上同學交流不多。不過,康瑞見他向老師提問過幾次,當時上的是物理四大力學," 比較難 "。
康瑞所在的班不到 20 人," 成立時間不長,屬于學科交叉的實驗班。" 他記得,當時有不少同學轉專業(yè)到經(jīng)管。盡管齊太磊也修了工商管理的雙學位,但他此后都在往科研方向發(fā)展。
發(fā)布在領英的資料顯示,從武大畢業(yè)后,齊太磊先是在蘇州的一家研究所做了兩年研究員,此后又去到南方科技大學做研究助理。他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獲得材料學碩士學位,并在 2022 年開始攻讀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博士學位。
2022 年 1 月,齊太磊加入了副教授嚴資杰(Zijie Yan ) 的項目組擔任研究助理。嚴資杰在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主攻光學和納米材料的研究。
在齊太磊加入他的項目組不久,他們就合作發(fā)表了一篇論文。當年 10 月 7 日,齊太磊在社交賬號上分享了這篇文章,并寫道:微觀世界的迷人之處在于它的反直覺,而不僅僅是縮小。不過,到目前為止我仍然不喜歡量子力學。
槍擊案發(fā)前的 27 天,8 月 1 日,齊太磊在社交賬號上又分享了與導師嚴資杰以及另一位同學合作發(fā)表的論文,并附文道:" 很高興分享我們關于光學結合的新論文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光與物質是一個相互作用的過程,納米粒子鏈可以增強 PSLR 效應,而 PSLR 又會增強這些光學捕獲納米粒子的穩(wěn)定性。"
前述兩篇論文的第一作者都是齊太磊。去年 10 月,齊太磊在社交賬號上描述自己," 日?,嵤律嫌悬c傻,談研究卻很熱情 ",他表達了自己繼續(xù)深造的意愿,并想尋找研究志趣相投的伙伴。
就在他分享前述第二篇論文那天,他發(fā)布了一則提問," 你是如何找到博士后職位的?"
嚴資杰
槍擊案發(fā)生后,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表示,將在當?shù)貢r間 8 月 30 日下午 1 點 02 分敲響鐘樓,以紀念嚴資杰。
" 嚴資杰博士是我們校園里許多人愛戴的同事、導師和朋友。" 校方鼓勵校園和社區(qū)的每一位成員為他默哀。
校方公布的資料顯示,嚴資杰在華中科技大學獲得材料科學與工程、計算機科學的雙學位后,攻讀了本校的物理電子學碩士。之后進入美國倫斯勒理工學院攻讀材料工程的博士學位。
導師道格 · 克里西 ( Doug Chrisey)在社交賬號上回憶,嚴資杰 " 會帶著令人難以置信的實驗結果來敲我的門,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 ",而離開時," 他雖然會覺得自己對納米粒子的成核和生長一無所知,但仍然帶著笑容。"
嚴資杰的博士同學姜旭濤(化名)對記者說,嚴資杰在學術上十分高產," 但是他其實并沒有額外加班加點 ",在姜旭濤看來,這是天賦的表現(xiàn)。
他們的共同愛好是釣魚," 釣魚是在腦力勞動之后不錯的放松,同時還能收獲晚餐的食材。" 在美國東北部,夏秋季是最愜意的季節(jié)。嚴資杰見到姜旭濤時,總是約他 " 出去甩幾桿 "。
嚴資杰捕獲的魚常是其他人的兩三倍。有同學買書研究釣魚技巧,最后還是徒勞無功。嚴資杰則會把自己摸索的訣竅分享給他們。
姜旭濤對嚴資杰的慷慨印象深刻。有一次,他換公寓時,住到有臭蟲的房子,因為要殺蟲,有幾個晚上不能住人,問了好幾個朋友借宿,最后是嚴資杰同意讓他睡自家的沙發(fā)。
姜旭濤回憶,他們當時同住一棟樓里,加上嚴資杰燒得一手好菜,他隔三差五就去他那蹭飯,大家聚在一起聊各自的研究或生活。" 他樂觀輕松的情緒會傳染給我 ",無形中消解了他研究的壓力。
李麗(化名)是嚴資杰在博士班的另一位同學,她記得自己到美國第一年,和很多同學一起在嚴資杰家里吃年夜飯。嚴資杰說話輕聲細語,笑意盈盈,朋友都稱呼他 " 嚴師傅 "。
讀博期間,嚴資杰發(fā)表了 17 篇學術論文," 不管是合作者還是幫忙的同學,他都會把他們的名字列在作者欄里。" 李麗說。
在芝加哥大學結束博士后研究后,嚴資杰成為紐約克拉克森大學的助理教授。當時的同事李義偉(化名)回憶,他和嚴資杰的實驗室相鄰,兩人幾乎每天都會在樓道里碰面。在他印象里,嚴資杰 " 溫文爾雅,充滿學術熱情,學生都挺認可他。"
2019 年,嚴資杰離開克拉克森大學,加入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。學校網(wǎng)站的信息顯示,嚴資杰的研究小組包括兩名本科生、一名研究助理和齊太磊在內的三名博士生。
該校應用物理學系此前曾分享研究小組部分成員的合照。照片里,嚴資杰身穿淡紫色襯衣,面露微笑。齊太磊戴著一頂棕色帽子,表情有些嚴肅。
謎團
槍擊案的動機目前仍是謎團。一位北卡的同學向媒體談起齊太磊時表示意外," 沒有想到他是有可能做出這種事情的人,他總是很安靜。"
這位同學補充說,齊太磊在與他的交往中,并不顯得粗魯,只是他與人溝通有些困難,英語也不太流利。
曾有報道稱,道格 · 克里西在 7 月份收到嚴資杰的郵件,后者提到他的一位學生可能有精神方面的困擾,他也向所在系報告了這一情況。但是道格 · 克里西表示,嚴的郵件里并沒有表明這位學生就是齊太磊。
對此,記者向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大學通訊部求證前述情況。校方回復稱,相關信息涉及隱私,也可能涉及警方調查的部分內容。截至發(fā)稿,警察局長布萊恩 · 詹姆斯和齊太磊的公設辯護人尚未回復記者關于本案的采訪提問。
事發(fā)后,記者逐一聯(lián)系了齊太磊所在實驗室的其他成員,試圖了解關于他的更多情況,但均未有回應。如今只能從齊太磊的社交賬號窺見他生活的點滴碎片。
他關心科研進展,也會評點時事熱點。當哈勃太空望遠鏡捕捉到仙女座星系中的 5 億顆恒星時,他評論道:" 宇宙可能具有奇妙的拓撲結構。"8 月的最后一次發(fā)帖,他轉發(fā)了中國東北特大暴雨的消息。
還有一些溫情的生活日常。他喜歡做菜,在社交賬號上他分享過 9 張照片,其中 6 張與食物有關。有撒了蔥花的水蒸蛋、滿是花椒的水煮魚、加了紫菜的湯餛飩和被他評價為 " 賣相還不錯 " 的雞蛋餅。
在他關注的 54 位用戶中,有 10 位是寵物博主,其中 6 個賬號主要關于小貓。去年 8 月 24 日,齊太磊分享了一只貓的故事,他說,這只貓總是會跑到固定的位置,以優(yōu)雅的姿勢看著他經(jīng)過,這讓他很開心。今年 6 月 14 日,在一條大狗擁抱人類的視頻下面,齊太磊評論道:" 此時此刻我正需要這樣的擁抱。"
而就在槍擊案發(fā)生前不久,8 月 1 日,齊太磊在社交賬號上表示,他想結交一些新朋友。
在華盛頓圣路易斯大學讀博士的姚悅(化名)看來,在美國找到同頻的朋友并不容易," 孤獨感 " 是留學生普遍需要對抗的問題。
她向記者解釋說,在國內讀本科時,有同學一起吃飯、上課、聊天,但在美國 " 有一個同學能陪你上兩節(jié)課已經(jīng)很罕見 "。當面對孤獨時," 就要面對自己,負反饋會不斷增強。"
社交之外,經(jīng)濟文化差異,學術分歧,都是留學生要面對的挑戰(zhàn)。在麻省理工學院化學系讀博的康瑞說,他的壓力主要來自課題進度," 如果想維持在這個領域里的領頭羊位置,就得不斷想一些 idea,發(fā)表比較高質量的文章。"
有的實驗室有考核標準,有的導師比較嚴,如果沒有達標,可能會被辭退。但康瑞認為,這樣的壓力并非到了承受不了的地步," 當導師比博士辛苦多了,不僅要不斷申請基金——這樣才有錢和項目,還要有足夠的領導能力,才能管住手下的學生。"
作為留學生,他也要面對文化差異。他和實驗室的同事相處不錯,不過有時他們開的玩笑,他也捕捉不到笑點,但他并不想強行融入," 只要你保持樂觀的心態(tài),樂于助人,沒人和你過意不去。"
姚悅說,她剛來美國半年就趕上疫情,那時見不到什么朋友,她每天跟奶奶視頻," 一天能說 800 遍 ",靠著大量的閱讀她才捱過那段日子,找回內心的平靜。
齊太磊 2019 年來到美國留學讀研,不知道他是否也經(jīng)歷過類似的艱難。
3 年前,他的母親病逝。去年 9 月,他的父親在河南老家因病去世。齊安友回憶,齊太磊父母身體一直不好,村里人曾捐錢給他們看病。齊太磊兄弟不在家的時間里,主要是大伯、姑姑和鄰居輪流照顧他們的父母。
在封丘老家的村莊,齊太磊的父母去世后,他家里的房子一直空著。紅磚房是政府資助蓋起來的,大門兩邊依然貼著挽聯(lián),顏色已經(jīng)褪去。門前的瓜蔓爬上墻頭,無人打理。
齊太磊的一位親戚齊勇(化名)稱,他有 5 年沒有見過齊太磊,不了解他出國后的情況,也不愿多談。
鄰居齊安友也記得,兄弟倆的父母生病期間,弟弟回過幾次老家,近幾年的除夕,他也只見到過弟弟。
尚不清楚齊太磊經(jīng)歷了怎樣的生活和內心波動,他在社交賬號上發(fā)布的貼子,似乎透露出他的一些困擾。
去年 5 月 5 日,他發(fā)帖說 " 人們可以說任何東西 "," 編造新的‘證據(jù)’來證明以前的‘證據(jù)’,而這擾亂了人們的生活 "。當月的 9 日,他又寫道," 當我們以為的‘愛’原來只是欺騙和背后中傷時,我們便不再相信世界的美好 "。
當年 7 月,他曾表達過對工作的感受:我覺得我的隱私被侵犯了。當我工作的時候,我會認為是在向老板展示我在工作,而不是因為興趣,這貶低了我工作的意義。太惡心了。自尊阻止我工作。然后我需要努力說服自己我所做的只是因為我喜歡。
8 月,齊太磊提到霸凌,說 " 霸凌在美國似乎是個問題 "。10 多天后,他提到," 我的 PI(編注:項目負責人)應當有更多的經(jīng)驗來應對這些女孩和流言蜚語 "。
今年 7 月,齊太磊在一篇帖文下評論,自己最喜歡的電影是《楚門的世界》。在這部電影里,主人公身邊的人都是假的,他的親友也都是演員,但他本人對此一無所知。
半個月后,齊太磊發(fā)出了一則疑問:" 什么是真相?"
尾聲
回憶起齊太磊,同學張超(化名)還是大學本科時的模糊印象," 老實本分,樂于幫助他人 "。但他們已經(jīng)很久沒聯(lián)系了。
今年 8 月初,齊太磊突然向他發(fā)來私信,打聽一位同學。張超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,對話就此中斷了。
再次得知齊太磊的消息時,他已是新聞報道里的嫌疑人。
當?shù)貢r間 8 月 30 日晚上,在槍擊案發(fā)生后的第三天,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校園和社區(qū)成員舉行了一場燭光守夜活動,人們用一根蠟燭點亮另一根,不停傳遞下去,有人打開了手機的燈,在溫柔的燈光下,無伴奏合唱團帶領眾人演唱了一首憂郁的歌曲《Hark the Sound》。
事發(fā)后,導師道格 · 克里西為嚴資杰的父母和孩子分別發(fā)起了募捐。
他在眾籌平臺 Gofundme 上寫道:資杰之所以成為資杰,與他從小所接受的人生教育和成長是離不開的,這是來自他的中國湖北務農的父母。他們并不富有,但他們勤奮勞作,為資杰提供他們所能提供的最優(yōu)質的學習和生活條件。" 他的母親曾說,他們以資杰為天,即他們的精神支柱、未來美好生活的盼望。所以天塌了,他們的苦痛可想而知。"
對于嚴資杰的孩子,道格 · 克里西寫道:兩個女兒,是資杰生活中的喜樂。他把她們帶到他工作的辦公室,他喜愛的大自然。資杰的離開,女兒們似乎沒有意識到其含義,只以為他還在睡覺。當 UNC 的燭光悼念會的音樂響起時,大女兒痛哭不止。
槍案發(fā)生后的第二天,沈月臺記得,學生商店附近的廣場出現(xiàn)了一大片 Dog & Hugs 的小攤。人們牽著他們的狗坐在那里,希望能撫慰來往的人和他們受傷的心。她也領受了小狗的擁抱。
(文中沈月臺的內容經(jīng)授權部分參考她的文章《UNC 槍擊案,黑暗與寂靜中,我與死亡擦肩而過》)
來源 | 澎湃新聞
責編 | 樊美玲
標簽: